科研档案的开发和利用
科研档案,从项目立项到完成所形成的信息记录,是一套系统化的完整、准确的信息资源,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科研档案不同于文书档案,除了具备一般档案的要求外,满足本单位成果转让、开发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及提供海量规范系统化信息服务,并发挥科研成果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。科技进步促进着社会的不断发展,社会各界对于科研档案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,这就提醒科研部门,对于社会的科研档案需求也要引其足够的重视,从全面性、系统性、社会性等多方面发展科研档案管理,才能更好地实现科研档案的丰富性及实用性,发挥出更大的社会及经济效能。
强化科研档案管理,促进学科建设发展
深化对科研档案管理的认知,为学科建设强化保障
科研管理部门担负着传播档案管理知识的重要任务,要深化对科研档案管理的认识,组织广大相关人员学习《档案法》《档案法规实施细则》《科学及时档案工作条例》等是非常必要的,可以让大家掌握档案管理的内容、要求、方法、作用及价值,深化对档案管理及学科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,让每个科研人员都可以在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,明确档案建设方面的权利及义务,提升工作水平,才能进一步实现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发展。
完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建设,提升为学科建设服务水平
完整性、系统性、安全性、准确性是科研档案管理要遵循的统一性原则,管理制度的建设要以此为基础,并以各单位档案信息加工、编制的要求为重要参考进行制定,编制必要的检索工具,编撰简介、文摘、汇编、手册、史料等,完善和改进服务方式,完整、准确、系统、及时地做好每一项科研项目的记载。
全面提升人员素质,为优质化学科建设服务
人是工作开展的核心,承载着知识传播、科技创新的任务。档案管理也离不开高素质的管理人员,除了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外,业务素质及个人能力也是必要的。在科研档案管理的管理中,档案管理人员除了要对档案进行收集、整理、保管及统计外,还要肩负信息资源鉴别、选择、加工、数据处理等工作,制作相关的数据文件等,因此,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素质、拓宽视野是非常必要的,也是服务号学科的重要战略
利用现代化手段,改进科研档案服务工作,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效率
数字化、信息化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,科研档案管理也要利用现代化手段,实现数字化管理,才能进一步实现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,更好的服务于学科建设。电脑、多媒体设备等先进设备应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,实现档案的收集、整理、归档、传输,规范化、标准化档案信息,全面提升档案信息的检索、开发利用效率,进而高质、高效地为学科建设服务。 |